欢迎来到懒人文库! [免费注册] | [登录] QQ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51页
  • 卖家[上传人]:awang118
  • 文档编号:1707
  • 上传时间:2025-04-1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62 MB
  •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1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2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3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4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5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6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7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8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9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10
    还有 4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文档价格

    ¥18.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xxx医疗培训PPT模板 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 和渗出的处理 汇报人:xxx 日期:202x-xx-xx 01 掌握渗出与外渗的概念 学习目标 02 CONTENTS 03 了解新型辅料的特性 掌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内容 药物渗出/外渗的概念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 新型敷料的特性 渗出与外渗的治疗 药物渗出/外渗的概念 药物外渗/渗药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物外渗/渗出出的概 念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 渗出:是指输液管理疏 忽造成的非腐蚀性药液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 围组织。 外渗:是指输液管理疏 忽造成的腐蚀性药液进 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 组织。 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 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渗出的标准 渗出的发生应被作为不利于病人的结果 对渗出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数字应被妥善保留并易于 查找 护士应具备能够识别和评估渗出的部位以及是否需要干预和治疗的能力 所有与渗出有关患者输液渗出的资料都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应该有统一的衡量表来评定渗出的分级及严重度 药物渗出的分级 根据2011年INS的标准,将药物渗出分为5级 级别 0级 没有症状 临床标准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 有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cm之间,皮肤发凉,伴 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皮肤发凉,轻到 中等程度的疼痛 4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 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 >15cm ,循环障碍,中等到重 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渗出的实施细则 1.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制度和程序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输液 渗 渗出的指南 2.出现输液渗出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除输液通 出 路 实 3.根据渗出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施 生理解4.对剖于渗出的部位应进行持续的观察与评估,其中包括: 细 因素活动、感觉、肢端血液循环情况等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则 5.渗出的目前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应记录在病历中 6.当运用渗出统一量表记录新生儿或儿科患者时,应同时 记录渗出面积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 渗出实施细则 渗 7.任何2级或2级以上的渗出都应作为异常事件通知主管医 出 生或相关的医疗人员,并根据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填写 实 《异常事件发生报告》 施 生理解8.关剖于渗出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都要 细 因素归总、分析,从而提出治疗的改善方案 则 9.在相关的医疗制度和程序中,应将渗出发生率作为评估 治疗结果和质量改进效果的手段 渗出发生率 渗 发生渗出的患者数 出 X 100% = 渗出发生率% 发 生理解剖 静脉管路的总数 生 因素 率 外周静脉管路总数包括外周短、中、长导管和PICC等 外渗的标准    护士应该能够识别和评估外渗,并提供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外渗的影响 降低到最低 外渗发生后必须立即终止输液,并马上采取干预措施,同时通知医生 所有与外渗有关的情况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应制定预防输液外渗方案来详细说明护士输注刺激性和腐蚀性药物时所需技 能 外渗的实施细则 1.应根据药物使用说明、渗出液的性质和渗出的严重程度实 施治疗 外 2.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建立干预与治疗外渗的指南 渗 3.如果发生腐蚀性药物外渗,撤除输液管路之前应先确定治 实 疗方案 生理4解.在剖撤除管路时,避免过重压迫出血部位 施 因5素.应持续观察和评估外渗部位,其中包括活动、感觉和肢端 细 血运情况等,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则 6.当腐蚀性药物渗出后,肢体远端的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 7.在渗出标准量表中,外渗属于第4级 外渗的概念 8.当使用标准量表记录新生儿或儿科患者时,应记录外渗面 外 积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 9.所有外渗的发生都应被看做是警惕事件的发生,要记录和 渗 分析外渗的原因 实 10.根据医疗机构有关的制度和程序,渗出都应作为异常事 施 生理件解通剖知主管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人员,任何外渗的发生都 细 因应素被视为异常事件报告给医生和相关医疗人员,并根据医 则 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填写《异常事件发生报告》 11.关于外渗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都要 归总、分析,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12.在相关的医疗制度和程序中,应将外渗发生率作为评估 治疗结果和质量改进效果的手段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影响因 素 生理解剖 A 护士因素 D 影响因素 B 疾病因素 C 药物性质 影响因素 生理解剖 因素 1.老年人血管硬化或脆性大,血流缓慢,药 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 2.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易 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 疾病因素 昏迷、休克、肺心病: 01 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 性增加 癌症患者反复化疗,血 02 管脆性增加 糖尿病:糖、脂肪代谢 03 障碍,致外周血管病变 04 静脉压增高:如静脉血栓、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及乳癌 术后 药物性质 01 药物PH值:>9或<5 02 药物的渗透压 >900mosm/L 03 药物的浓度(稀释程度) 04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态 反应 常用溶液的PH 药物名称 PH范围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2~3.5 3.5~5.5 0.9%NaCL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 灭菌注射用水 5%碳酸氢钠 4.5~7.0 4.5~7.5 6.0~7.5 3.6~6.5 5.0~7.0 7.8~8.5 药物名称 10%kcl 10%葡萄糖酸钙 氨苄青霉素 万古霉素 氟康唑 阿米卡星 呋塞米 甲硝唑 PH范围 4 4.4~7.5 10 2.5~4.5 3.8~4.5 4.0~7.0 8.5~9.5 4.5~7.0 标准26.血管通路装置选择 渗透压大于900mOsm/L不可使用外周静脉(INS2016) (INS 2011 600mOsm/L) 药品名称 乐凡命(复方氨基酸18AA-ⅠⅠ) 渗透浓度 mOsm/l 810mOsm/kg(8.5%) 安平(复方氨基酸20AA) 875 mOsm/L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 未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未注 爱咪特(小儿复方氨基酸18AA-Ⅰ) 619 mOsm/L 力太(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921 mOsmol/l(不可直接输注) 英脱利匹特(脂肪乳注射液C14-24) 力能(中长链脂肪乳C6-24) 350mOsm/kg(20%):310mOsm/kg(30%) 272mOsm/kg(10%):273mOsm/kg(20%) 力保肪宁(中长链脂肪乳C8-24) 380 mOsm/L 尤文(ω-3鱼油脂肪乳) 273 mOsm/L PH 5.6 未注 未注 未注 5.5-7.0 5.4-6.0 8 6.5-8.8 6.5-8.5 7.5-8.7 护理人员因素 ①专业知识缺乏,不了解药物特性、使用方法等 ②临床经验不足,对外渗判断能力差。 ③被动输液治疗,输液工具选择不当。 ④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⑤责任心欠缺,巡视不到位 ⑥药物外渗风险宣教不到位 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的药物 1、血管收缩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垂 体后叶素等 2、阳离子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等 表阿霉3、素、高紫渗杉性醇、药柔物红:霉素20、%长甘春露新醇碱等、50%葡萄糖、TPN等 4、化疗药物:发泡性药物和刺激性药物 5、碱性溶液:碳酸氢钠、硫贲妥钠等 钙剂外渗 甘露醇外渗 去甲肾上腺素外渗 多巴胺外渗 化 疗 药 外 渗 并发症的预防 药物外渗的预防 正确冲封管 6 穿刺、检查 5 输液前宣教 4 1 输液前应识 别药物的种类 2 选择穿刺工具 3 选择输液部位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 禁禁忌忌症症 头静脉 6mm 40 ml/min 贵要静脉 8mm 95 ml/min 腋静脉 16mm 333 ml/min 锁骨下静脉 19mm 800 ml/min 无名静脉 19mm 800 ml/min 上腔静脉 20-30mm 2L-2.5L/min 判断 血管通路工具的选择 2016版输液指南 钢针:只保留一天 禁禁忌忌症症 留置针:<6天 中长导管:1~4周 CVC: 锁骨下静脉置管7~14天,颈内静脉置管保留时间7天,股静脉置管保留时间7天 PICC:1年或更长时间 Port:长期 判断 新型敷料的特性 新型敷料    现代伤口护理理论 湿润性愈合:适度湿润的环境+密闭的环境 水胶体敷料    水胶体敷料 由亲水性颗粒与疏水性聚合物组成, 有片状、膏状、粉状 适应症 用于表浅的、中等深度的 伤口 小到中等量的渗液 有脱皮或基底肉芽新鲜的伤口 水胶体敷贴的应用 水凝胶敷料    含有70%~90%的水分 有凝胶状和片状 适应症 用于干性坏死或黄色腐肉伤口 肌腱暴露或骨膜暴露的伤口 也可用于填充窦道 水凝胶敷料的应用    藻酸盐敷料    藻酸盐是从海藻中提炼的 是由柔软的无纺织纤维组成的,分为条状和片状 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是自身体重的17~20倍 吸收伤口渗液后形成凝胶,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自溶性清创 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在组织中可溶解,具有生物降解、无毒的特性 海藻酸钙有吸附细菌,阻挡细菌屏障 的作用 藻酸盐敷料    适应症 部分到全层的伤口 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坑洞或窦道 可用于感染伤口 凝血功能欠佳的伤口 并发症的预防    银离子敷料 无机银盐 有机银盐 纳米晶体盐 具有广普抗菌效果 适用于伤口局部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不适用于磁共振检查的病人 治疗 渗出的处理    立即停止此静脉输液,局部湿敷(50%的硫酸镁或75%酒精) 芒硝或芦荟外敷 (注意保护穿刺伤口) 水胶体敷料或痊愈妥薄片敷料:费用问题需告知 局部涂抹喜辽妥 外渗的处理    外渗的严重并发症 发泡性药物外渗后可出现疱疹及大水泡,随后出现溃疡,溃疡下方可见 广泛坏死 神经损伤:如高渗液外渗造成尺、桡、正中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晚期并发症:关节挛缩,肌腱粘连等 药物外渗的处理 处理原则 促进 液体 重吸收 处理原则 灭活 外渗药物 活性 处理原则 使用 拮抗剂 外渗的紧急处理 01 停止输入 02 接空注射器边回 抽边拔针 03 评估渗出药液性 质、渗出量、面 积、局部表现及 患者主诉 冷敷 原理:缩血管, 慢吸 收,促灭活, 限损伤 减疼痛 冷敷 用冰袋敷:4°~6°, 每次20min ~30min, 每6h1次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 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 热敷 原理:扩血管,利循环, 促吸收,减损伤 热敷 39°~41°,每次20minm ~ 30min,每6h1次 用于血管收缩剂、长春碱 类、草酸泊类外渗 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 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外渗。 药物治疗    50%硫酸镁湿敷 :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 20%甘露醇外 渗,每次30min, 3~4次/d 酚妥拉明/山莨菪碱:用于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 素、 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 或用10mg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1ml配成0.5%的稀释液湿敷(每次30min, 3~4次/d )。 0.5%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用于抗肿瘤药或刺激性药外渗时封闭治疗。  霜剂:喜疗妥、皮炎平、烧伤膏 中药:金黄散、双柏散 其他方法 马铃薯外敷法适用于各种药液 渗出的外敷 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 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 每1-2h更换1次。 用于:高渗性药物外渗 用法: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 取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 捣烂,用纱布包好外敷,1-2 次/天。 水泡处理 水泡的处理(小水泡直径<1cm) 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 避免摩擦和热敷 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 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 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 水泡的处理 水泡的处理(大水泡直径1cm以上) 伤口消毒 用5号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 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 黏贴水凝胶片状敷料 溃疡形成的处理 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银离子敷料 抬高患肢 禁止在患侧肢体静脉注射,患 处勿受压 必要时手术治疗 结语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给 药途径,保护好患者的生命通道需要你我的共 同努力! xxx医疗培训PPT模板 汇报人:xxx 日期:202x-xx-xx
    TA的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lanrenwenku.com 懒人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赣ICP备2000254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2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