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蚓部占位的相关知识及护理业务课件
16页¥15.00
免费下载
小脑蚓部占位主讲人:懒人文库相关知识01诊断与治疗02康复训练03CONTENTS目录01相关知识解剖小脑蚓部位于小脑中部狭窄处。小脑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小脑蚓部具有维持平衡的功能。小脑蚓部占位多数是因肿瘤引起。小脑蚓部肿瘤位于小脑中线区,是指原发于小脑蚓部的肿瘤,是较常见的后颅窝肿瘤,可向周围侵及。小脑蚓部肿瘤在小脑肿瘤中最多见,儿童多于成年人,小脑蚓部以髓母细胞瘤最多,其次为星形细胞瘤等。概述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致病因素有:(1)癌基因和遗传学因素(2)物理因素(3)化学因素(4)致瘤病毒病因头痛、呕吐,伴有视力下降或复视躯干共济失调为主,步态蹒跚,左右摇晃,站立不稳。眼底视盘水肿,眼球震颤其他脑神经及躯体四肢感觉、运动、反射均正常。平衡试验:指鼻不准,闭目站立不稳。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颅CT扫描核磁共振检查脑血管造影等小脑蚓部占位的CT、MRI片特点:①Ⅳ脑室在横断位及矢状位消失(完全梗阻)或横断位呈开口向上的月牙形,矢状位呈缝隙影(不完全梗阻),②病变呈向前充填Ⅳ室改变,导水管以上脑室呈均匀性扩大;③病变多为高密度影,少数为等密度影,但周围均无水肿。检查02诊断与治疗临床表现:凡有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病史: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有些病例可提示颅内肿瘤的诊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已成为诊断颅内肿瘤占位的主要手段。诊断与治疗①手术治疗:是小脑蚓部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体位应取切口(Ⅳ室)与导水管在一水平面的侧俯卧位,防止术中的出血和气体进入导水管-幕上脑室内。术前作脑室引流降低颅内压,以利开颅操作,减少出血和改善脑循环,术后持续引流2~3d,以利术中出血和气体返流入幕上脑室的排出和防止术后颅内压增高的发生。诊断与治疗②辅助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PDT)热能治疗术后伤口愈合后,即可行辅助治疗,以控制肿瘤复发,延缓患者生命③对症治疗:如降低颅压、抗癫癎、控制精神症状等。诊断与治疗03康复训练①保持良肢位和卧位,定时体位变换和正确体位摆放:每2h辅助翻身1次。②抵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痉挛,多取健侧卧位;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③双侧被动关节活动训练,2次/d,每次20~30min,同时进行体感刺激、Bobath握手上肢活动训练。④主动运动出现后,逐渐强化主动运动,并开始床上翻身、移动训练、桥式运动训练。康复训练⑤平衡训练,顺序为床面坐位平衡→床面多支撑平衡→床面少支撑平衡→床边坐位平衡→立位平衡。⑥步行训练,顺序为减重步行训练→平衡杠内步行训练→助行器步行训练→独立步行训练。⑦语言功能训练:面、舌、唇肌刺激,张口、鼓腮、扣齿、伸舌控制训练,心理治疗贯穿整个过程,以增强患者早日康复信心。⑧作业训练,主要进行磨砂板、滚筒、木钉板、简单工具操作等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康复训练谢/谢/观/看
2022-10-10 33页
2022-11-14 16页
2022-10-19 29页
2022-10-14 39页
2022-08-16 24页
2022-12-07 23页
2022-09-23 69页
2022-08-15 88页
2022-08-14 37页
2022-10-10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