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冬至教育内容PPT课件
1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文档价格
¥13.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冬至节气二十四节气教育内容模板DongzhiFestival主讲人:懒人文库壹冬至节气起源贰冬至气候特征叁冬至传统习俗肆冬至诗词赏析目录CONTENTS冬至节气起源PART01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节气划分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太初历》将一日分为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黄河流域采用“圭表测影法”测定节气,作为指导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冬至节气划分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冬至气候特征PART02冬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冬至气候特征冬至节气01气候特征02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冬至气候特征寒冷开始冬至,标志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暖日期的方法。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传统习俗PART03吃饺子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吃汤圆实际上意味着圆圆的。因为汤圆是中国非常有代表性的食物,它的形状是圆的,这意味着团圆。所以在冬至节,吃一碗软绵绵的汤圆,意味着全家团.。吃汤圆冬至诗词赏析PART04诗词赏析《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唐·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冬至节气感谢您的聆听和指导DongzhiFestival主讲人:懒人文库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2-12-08 20页

2023-03-17 27页

2022-11-16 19页

2022-11-16 17页

2022-12-14 16页

2022-12-08 20页

2022-11-17 20页

2022-12-06 23页

2022-12-07 19页

2022-11-18 15页